心脏结构

Pasted image 20240722231359.png|172 Pasted image 20240722232858.png|195
![[心脏解剖(心脏外部及内部结构) - 001 - 心脏解剖(心脏外部及内部结构).mp4]]

心动周期

![[【生理五分钟】五分钟搞定·心动周期(依据九版生理学) - 001 - [生理五分钟] 五分钟搞定心动周期.mp4]]

心血管疾病诊断

症状

心血管病的症状常见的有:胸闷、胸痛、心悸、水肿、呼吸困难、发绀、晕厥,
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头晕或眩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咳嗽、声音嘶哑等。

体征

体征对诊断心血管病多数具特异性,尤其有助于诊断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常见体征有:

  1. 望诊
    • 一般情况、呼吸状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等)、
    • 是否存在发绀、皮肤苍白(缺氧
    • 颈静脉怒张、水肿等(右心衰
    •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有助于诊断风湿热
    • 两颧呈紫红色有助于诊断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
    • 皮肤黏膜的瘀点、Osler 结节、Janeway 点等有助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
    • 杵状指(趾)有助于诊断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2. 触诊 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尖搏动异常、震颤、心包摩擦感、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脉搏的异常变化、肝颈反流征、肝脾大、下肢水肿等。
  3. 叩诊 应用间接叩诊法叩出左、右心界,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界增大等。
  4. 听诊依次在心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一和第二)和三尖瓣区以及心脏外相应位置听诊,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律失常、肺部啰音、周围动脉的杂音和“枪击声”等。

辅助检查

非侵入性检查

  1. 血压测定
    • 诊所血压:传统的医生测量血压和较新研究中采用的诊所自测血压,诊所自测血压比医生测量要低
    • 动态血压监测: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高血压的诊断,可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以及隐匿性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
    • 家庭自测血压:简便易行,适合病人进行自我监测。
  2. 心电图检查
    • 心电图
    • 运动负荷实验(运动平板实验)
    • 动态心电图:(3)动态心电图:又称 Holter 监测,可连续记录 24~72 小时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短暂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最新的设备如植人式循环记录器(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ILR)可以连续记录更长时间(最长 3 年)的心电活动,对晕厥风险的评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心脏超声检查
    • M 型超声心动图:目前主要用于重点检测主动脉根部、二尖瓣和左心室的功能活动。
    •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各种心脏超声检查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经食管超声
    • 心脏声学造影:小气泡作为造影剂
    • 实时三维心脏超声
  4. X 线
  5. CT
  6. MRI

侵入性检查

  1. 右心导管检查:临床上可应用漂浮导管在床旁经静脉(多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利用压力变化将气囊导管送至肺动脉的远端,可持续床旁血流动力学测定,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等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危重病人的监测。
  2. 左心导管检查
    • 左心导管检查:在主动脉、左心室等处进行压力测定和心血管造影,可了解左心室功能、室壁运动及心腔大小、全动脉瓣和二尖瓣功能。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3. 心脏电生理
  4. 腔内成像技术
  5. 血管狭窄功能性判断
  6. 心内膜和心肌活检
  7. 心包穿刺
    • 引流治疗,降低心包腔压力
    • 抽取积液活检
    • 注射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各种心脏治疗药物机制汇总

介入治疗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最常用、最成熟的介人入技术。它是在血管造影仪的引导下,通过特制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对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的治疗方法。操作器械的改进,尤其是药物支架的出现大大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还有药物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
  2. 射频消融术(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送人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性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这种方法创伤小,并且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出现,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已成为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等的重要治疗策略
  3. 冷冻消融(percutaneous cryoablation) 为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技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消除心律失常。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病人疼痛度。目前主要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介人治疗
  4. 经皮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 通过阻断肾脏传出神经从而中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轴和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于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进一步支持。
  5. 心脏起搏器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CRT 即三腔起搏器,需要将三根电极分别植入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室(通过冠状窦进入靠近左室侧壁或者后壁的静脉,在心外膜起搏),主要通过双心室起搏纠正室间或心室内不同步,增加心室排血和充盈,减少二尖瓣反流,提高射血分数,从而改善病人心功能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ICD 能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高危病人的病死率,是目前防止SCD 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ICD 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适应证不断扩大。ICD 可以联合CRT 功能,称为 CRT-D。
    • 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封堵术 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术。这类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效果可以和外科修补手术相媲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介人治疗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心脏瓣膜的介入治疗 目前发展最迅速的是针对高危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经皮主动脉瓣置人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的经皮修补术。TAVI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肯定,适应证不断扩大。